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方政策

《濟寧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23—2025 年)》解讀來了

地大熱能為認真踐行國家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促進濟寧市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結合當前濟寧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實際,對濟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23-2025年)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

  

濟寧市以太陽能生物質能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立足濟寧市產業發展,以可再生能源+產業融合模式為方向,打造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到2025年,建成、在建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達到800萬千瓦左右。新能源裝機占全市發電總裝機比重達到37%左右,新能源發電量達到80億千瓦時。


《濟寧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23—2025 年)》解讀來了-地大熱能

  

重點任務

提質升級發展“光伏+”工程

  

濟寧市發揮國家級基地引領效應,以創新引領推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促進太陽能光伏提質升級,大力實施“光伏+”工程。到2025年,全市建成、在建光伏發電裝機總量達到700萬千瓦左右。

  

集中式光伏濟寧市重點深耕“光伏+塌陷地治理”基地;聚焦光伏和生態修復融合發展,大力推動魯西南(濟寧)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建設,鼓勵新增塌陷地光伏+同步治理模式。積極推動“光伏+未利用地”融合發展模式。充分挖掘濟寧市行政區域內未利用土地資源,結合生態修復、鄉村振興,采用“光伏+”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開發一批集中式光伏項目。積極發展“光伏+工業用地”集中式發電。支持能源企業利用自有工業場地、園區,積極發展集中式光伏。

  

魯西南(濟寧)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項目:重點推進時代永福1.1GW光伏基地項目,華電魚臺70兆瓦水上光伏項目、華能嘉祥梁寶寺80兆瓦農光互補項目等,利用兗州區、任城區、鄒城市、微山縣、魚臺縣、曲阜市和嘉祥縣等采煤沉陷區結合農業、漁業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約300萬千瓦。

  

光伏+工業場地項目:重點推進鄒縣電廠陽來灰場工業場地建設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規模約8萬千瓦。

  

光伏+未利用土地項目:重點利用市域內未利用土地,按照“光伏+”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開發集中式光伏項目,建設規模約15萬千瓦。

  

分布式光伏。濟寧市大力支持“光伏+屋頂”分布式發電。依托各縣(市、區)開發區和各類工業園區,合理利用工業廠房、商業企業、公共建筑、居民住宅等屋頂資源,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促進光伏發電就地生產、就地消納;以嘉祥、魚臺、梁山、曲阜和鄒城等縣(市、區)為重點,進行整縣式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在具備實施光伏條件的鄉村地區,大力推廣光伏工程帶動鄉村振興模式;優先發展“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200萬千瓦左右。

  

穩步持續發展生物質發電

  

濟寧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煤炭消費壓減,持續推動我市生物質綠色電力供應,打造生物質綠色電力供應工程。到2025年,建成、在建農林生物質、垃圾焚燒發電裝機總量達到34萬千瓦左右。

  

濟寧市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充分發揮農林生物質資源儲量豐富、品種多樣、布局靈活、適應性強等優勢,因地制宜建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重點推進任城、泗水、嘉祥等地生物質項目建設,鼓勵現有項目進行熱電聯產升級改造;在工業有機廢水無害化處理集中地區和畜禽規模化養殖地區,支持建設沼氣發電項目。

  

濟寧市合理布局發展垃圾發電。統籌考慮生活垃圾產生量、“鄰避”效應和輻射半徑等,結合新型城鎮化和垃圾分類處理,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濟寧市目前11個縣級行政區除曲阜市外,已經建成10個垃圾發電項目。下步重點推進曲阜市1.2萬千瓦垃圾發電項目建設。

  

多元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濟寧市結合“雙碳行動”,挖掘可再生能源綠色熱力和綠色燃料等多品種綠色能源的供應潛力,打造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促進光熱多形式利用;依托濟寧市已有的太陽能開發利用基礎,推動太陽能熱利用生活熱水城市供熱制冷轉變,實現太陽能熱水、采暖制冷系統的規模化應用,不斷擴大太陽能采暖制冷和工農業熱利用規模;積極推進太陽能利用與常規能源體系相融合,推廣“太陽能+空氣源熱泵供熱”“太陽能+天然氣”“太陽能+電能”等模式;積極發展生物質熱利用。

 

按照就地收集、就地消費的原則,積極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供熱,新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按照熱電聯產集中取暖規劃建設,鼓勵垃圾發電項目實行熱電聯產;結合用熱需求和技術經濟可行性,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林生物質項目進行熱電聯改造;到2025年,生物質能供熱面積力爭達到100萬平方米左右;規范推進地熱能利用加快推進地熱能供熱工程,結合濟寧市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礦業權設置,圍繞大氣污染防治任務和地方供熱制冷)需求,依托先進地熱開采應用技術地熱高效梯級利用、尾水回灌技術,打造一批生態環保節能減排地熱清潔供熱(制冷)示范小鎮。加快推進地熱能科技創新工程,依托山東省地熱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和地熱能開發院士工作站以及熱泵機組生產廠家、地熱能勘查施工單位等,加快推進地熱能科技創新

  

打造綜合智慧能源示范區

  

濟寧市加強光伏組件、動力電池、分布式能源儲能、智能微網、氫能等核心技術研發與融合;擴大可再生能源在區域供電、供熱供冷、交通等各領域的應用,培育綜合能源服務新模式與用戶側智慧用能新模式,逐步建立適應綜合智慧能源發展的技術路徑、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重點建設濟寧海工業園區“零外購電”綜合智慧能源示范園區項目示范,全力打造成“零外購電綜合智慧能源示范園區”的行業標桿。

  

鼓勵儲能應用示范

  

濟寧市結合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微電網等項目開發與建設,加大儲能發展力度,開展綜合性儲能技術應用研究,重點打造可再生能源與儲能融合發展示范工程。重點推進寧德時代兗州區、任城區和微山縣大型共享儲能項目建設,到2025年,建設50萬千瓦左右的儲能設施。

  

保障措施

加強規劃引領 強化組織落實

  

濟寧市充分發揮新能源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統籌發改、工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財政等部門職能,強化資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建立新能源工作協調機制,強化規劃的剛性管理,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整體合力。

  

完善體系政策 促進新能源發展

  

濟寧市完善新能源發展相關金融、價格政策,強化政策引導、扶持和政策協同,促進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用足用好現行財稅政策,多渠道籌集資金,支持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完善監管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新能源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強化人才支撐 鼓勵創新發展

  

濟寧市緊跟新能源領域科技進步步伐,全面提升人才科技水平。全面落實《濟寧市新能源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路線圖”提出的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服務等重點環節,著力形成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的良性發展格局;建立人才儲備機制,培養引進高水平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形成方式靈活、來源多元、結構優越的創新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