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供暖

地熱井供暖讓環境與能源共存

       上個世紀末至本世紀初,能源與環境問題始終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兩大問題。由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的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氣溫變暖,導致干旱、暴雨、南北極冰山融化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威脅。現實環境迫使人們不斷探索諸如太陽能、生物能、風能、海洋能、氫能核能等新的能源地熱能作為一種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新能源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所謂地熱能是指在地殼中距地表較近距離內可被經濟開采天然熱能,又稱為地熱資源。目前國際上所指的地熱資源,是僅以地殼淺部5km以內儲存的天然熱量,大約有14.2×1023kJ,相當于5000億t標準煤的熱量。按照地熱資源的溫度不同,通常把熱儲溫度大于150℃者稱為高溫地熱能,小于150℃而大于90℃者稱為中溫地熱資源,小于90℃者稱為低溫地熱資源

    我國最早使用地熱能供暖城市北京地區,北京地區地熱資源開采利用始于70年代初期,到目前累計鑿取地熱井已200多眼,井深1000m~3800m不等,年開采地熱水近9×106m3,為北京提供了清潔能源。全市開發利用地熱水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9億元。地熱資源開發向高層次、低消耗、高產出的方向發展將會在北方地區形成地熱能集中供暖趨勢。

    地熱井投資主要決定于鑿井深度,而鑿井深度又取決于熱儲層的埋藏深度。北京地區地熱井取水目的層主要為薊縣系霧迷山組,該套地層在北京平原區埋藏深度差異較大,1000m~4000m不等。

    由于每個井位所處地的地質情況不同,因而它的深度與溫度間的相關系數也差別很大。鐵科院東郊分院處于北京凹陷地帶,熱儲層頂板埋深2900m左右,成井深度應在3400m,出水溫度大于60℃。

    不同深度的地熱井,需使用不同型號的鉆機。不同型號的鉆機,它的設備規模、能源消耗、機組人員數量、乃至技術要求都大不相同,因而其鉆井的成本也差別很大,每加大一級型號,單米造價都會高出200元左右。為了保證成井質量和施工進度,一般要選用鉆鑿能力略高于設計井深的鉆機

    按物價局、建設部(1992)價費字375號文件《關于發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設計收費標準的通知》中的有關標準計取費用,鉆井深度2500m內,綜合造價應為2200元m;鉆井深度3500m,綜合造價應為2600元m。考慮到市場調節因素,一般的市場價格要低于國家標準價格。
    開發地熱供暖在減少了燃煤、燃油、燃氣等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污染物質排放的同時, 其初期投資和運行費用較其他方式也有較強的優勢。湖北地大熱能以“地熱服務全球為理念”,地大熱能地熱能供暖方面有著超越同行的優勢,通過先進的地質學數據庫和高超的地熱能勘察技術,準確把握特定區域內地下的地熱能儲存情況,為地熱能供暖系統的優化設計與長期可靠運行提供切實保證,并從整體的地熱能供暖系統的能效與投資價值出發,為廣大開發者和地熱能供暖用戶提供科學可行的優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