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張家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研究

地大熱能張家口地熱資源分布較廣泛, 可開采地熱資源總量豐富, 流量較大, 但多為中低溫熱水, 總熱量不高, 地熱資源寶貴。地大熱能通過研究了地熱資源的利用方式、方法及地熱資源的保護措施, 構建了多種張家口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模式, 對張家口地區地熱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1、張家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張家口地區地熱資源主要分布于壩下山間盆地及中低山區, 包括赤城、懷來、陽原、蔚縣等區縣, 水溫在25℃~90℃之間, 屬于中低溫水資源。

 

研究區內地熱資源利用方式主要還以灌溉、洗浴等粗放型利用為主, 僅部分地熱田開發旅游景點, 地熱資源被用于供暖洗浴等。受研究程度、熱田規模及經濟條件的影響, 區內地熱資源尚未被充分開發利用。


張家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研究-地大熱能

 

2、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研究


2.1 山區地熱泉開發利用模式

山區地熱泉開發模式即旅游—理療—娛樂模式, 其主要適用于自流量較大, 可以滿足一定供水需求的泉眼, 如湯泉及塘子廟泉等。該模式綜合考慮溫泉旅游的需要, 主要分為兩種利用方式:開放式利用和封閉式利用;開放模式主要面向對象是游客, 根據熱泉水中元素種類、含量的差異, 針對其不同理療效果設立理療泉、理療池等。封閉模式主要面向對象為景區內的服務設施, 如酒店等;該模式中, 第一梯次利用是經過換熱器加壓泵等設備對泉水加壓、換熱, 并提取熱能供賓館采暖等, 考慮地熱泉流量大小及張家口地區冬季溫度較低等因素, 在供暖設備中附加地熱泵設備, 以滿足供暖需求;在經過換熱器換熱后, 熱水溫度降至45℃, 進入第二梯次利用, 其主要可供賓館洗浴、理療所用, 合適地區可適當開發室內水上娛樂項目。旅游—理療—娛樂模式適合在山區熱泉內進行推廣, 其溫度相對較高, 水量較大且地熱水具有一定理療功效的地熱田 (異常區、點) 。

 

2.2 山間盆地地熱田開發利用模式

張家口山間盆地地熱田分布較廣泛, 熱水溫度變化范圍較大, 其主要賦存于卵礫石層及下部基巖破碎帶中, 部分地熱田地下熱水以承壓水方式存儲于地下;熱水主要以地熱井的方式揭露, 地熱井地下水動態特征受開采控制, 開采量大, 水位降深也大, 水質、水溫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

 

針對區內90~50℃地熱田, 研究制定了兩種多元梯級綜合利用模式, 礦泉水生產地熱干燥洗浴模式及地熱干燥采暖溫室大棚水產養殖模式。該模式適合溫度較高且水質符合礦泉水生產標準的地熱田。

 

研究區內50~25℃地熱資源較豐富, 結合該類型地熱資源的熱水溫度、水量及存儲方式等, 總結出此類地熱田適合發展模式為: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整合開發模式及礦泉水生產—娛樂—種植模式。此類模式通過地熱井采水后, 直接供洗浴療養使用, 并發展與其相關的培訓和會展產業, 如澡洗堂地熱田內的三馬坊溫泉度假村。


張家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模式研究-地大熱能

 

2.3 地熱資源梯級換熱利用模式

針對張家口地熱資源分布較分散、部分泉眼或地熱井出水量不大且又存在供暖制冷需要地熱異常區 (點) , 提出了梯級換熱供暖—制冷模式。


梯級換熱模式是利用風機盤管技術對用戶端進行供暖, 風機盤管是中央空調系統使用最廣的末端設備;考慮到地熱水對風機盤管設備的腐蝕性, 在該模式中通過換熱器地熱水進行梯級換熱, 利用多級換熱最終將地熱水中的熱能轉移至另一套水循環系統中, 然后接通風機盤管設備對用戶終端進行供暖, 最后被置換熱能后的地熱尾水進行無污染處理;其中接通風機盤管的水循環系統中, 對于熱水還可以供用戶終端的生活用水等。

 

3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建議探討

對于研究區內地熱資源的開發及具體的模式應用中, 要充分結合張家口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基礎和條件, 綜合考慮各地熱田基本特征及地熱資源埋藏、存儲、水質等特征, 因地制宜地推廣上述開發模式, 實現地熱資源的合理開發及有效利用。